生于斯、長于斯,奮斗于斯、充盈于斯的武漢地產集團統建公司,70多天與家鄉人民守望相助、共克時艱,全力打好抗擊疫情“狙擊戰”,共同守衛大江大湖大武漢。
1.守衛家鄉 統建人“疫”不容辭
統建公司系由原武漢市住宅統建辦公室(1978年成立,是武漢市最早從事房地產開發的事業單位)于2000年12月改組成立的國有控股房地產開發公司,現為武漢地產集團旗下核心公司。42年來統建公司一直深耕武漢房地產市場,生于武漢,長在江城,與這座英雄的城市一起同呼吸共命運42載。
自疫情防控戰打響以來,在武漢地產集團和地產控股黨委的安排部署下,統建公司迅速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,啟動戰時工作機制,第一時間投入武漢防疫抗疫工作中。
1名同志兩下雷神山,依次進入雷神山建設和管理專班,一直“戰斗”到雷神山醫院關閉的最后一刻,獲評雷神山醫院“服務之星”榮譽稱號,2名同志加入方艙定點醫院改造建設專班,50多名黨員干部下沉至華匯、建港、悅秀苑、向陽4個社區定點幫扶,10多位員工加入城市志愿服務,161名員工積極捐款,籌得愛心款48150元......
聚是一團火,散是滿天星!四散各地的統建人自發加入到狙擊疫情的家鄉城市保衛戰中,捐錢捐資出力,為這座英雄城市的防疫貢獻力量。
統建公司尤治武在雷神山建設現場
2.危急時刻,老黨員帶頭沖鋒向前
一個黨支部就是一座堡壘,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!作為一家本土老牌國企,關鍵時刻,老黨員充分發揮模范先鋒作用,不忘初心、奮勇擔當,始終奮戰在城市防疫一線。以公司下沉社區人員為例,年逾50的老黨員占比近40%,在整個防疫攻堅戰中發揮著定海神針、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劉堅在風雪中值守
公司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陳永剛帶頭捐款捐資,當得知老家防疫資金不足時,主動捐款1萬多元幫助家鄉度過難關。紀委書記方啟明、工會主席于憲明、副總經理劉堅、總工程師劉健均已年逾50,副總經理林浩年近50。2月上旬正是疫情最危急的時刻,他們奮不顧身、舍小家顧大家,帶頭下沉社區。從2月9日起,作為武漢地產集團首批下沉的黨員干部奔走在社區防疫一線,大排查期間冒著被感染的風險挨家挨戶上門巡查;為把好小區出入關,在風雪中堅守10多個小時;為讓居民安心“宅”家里,他們肩扛手提搬運物資,人均日運物資1噸.......
劉健參與物資搬運后,汗水濕透頭發
在他們的引領下,統建公司其他員工也積極投入社區防疫工作中。下沉社區的黨員干部從最初的36人,逐漸增加到42人,最終這一數據定格在50人。大家一個接一個、一個跟一個,讓這股力量源源不斷、持續壯大,直到四個社區相繼獲評“無疫情小區”,4月19日最后一批值守人員在社區安排下撤出。71個日夜里統建人與社區居民守望相助,始終戰斗在社區防疫的一線,用汗水和熱血筑起了社區防控的堅固堡壘。
3.服務群眾,全心全意情暖社區人民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,也是外防輸入、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。把社區這道防線守住,就能有效切斷疫情擴散蔓延的渠道。”
牢記總書記的囑托,為守好社區防疫陣地,統建公司下沉社區人員將服務做精、做細、做實,針對不同類型社區和群眾,下沉人員提供精準化服務,讓他們安心居家,盡可能減少外出,減少感染風險。華匯社區低保戶生活困難,他們尋求免費愛心菜贈送;老年人取現困難,他們千方百計聯系銀行,將“取款機”搬到小區;大病重癥患者藥物告急,他們接力排隊20多個小時“代購”......建港社區是典型的老舊社區,人員復雜、交通形勢復雜,為把好小區出入關,無論風雪、不分白晝,下沉人員24小時值守小區崗亭。百步亭悅秀苑處于“高風險區”,下沉人員秉承“多問、多聽、多看”原則,急居民之所急,想居民之所想,送魚送肉還送上了《人民日報》《長江日報》等精神食糧,讓他們及時了解防疫動態,緩解內心的不安和恐慌。 71個日夜的守護,統建人成了居民口中的“貼心人、知心人、暖心人”。3月19日,武漢“雙清零”當天,一張手寫感謝信貼在華匯社區樓下,稱贊統建公司下沉黨員干部是“抗疫防控、保供為居民的鐵軍。”至下沉結束時,統建公司合計收到感謝信38封、錦旗6個。防疫事跡受到了人民日報、新華社、湖北日報、長江日報、武漢市共青團等多家媒體和機構的報道贊揚。這就是統建人在這場戰“疫”中交上的“答卷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