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 | 展浩博
樂居財經 展浩博 發自北京
三十年江湖夜雨,萬通六君子各自轉身。而今,這個如雷貫耳的標簽,有望從馮侖身上淡去,取而代之的,或是一個全新的稱謂:品器六君子。
四天前,馮侖在個人公眾號上正式為品器·不動產大會發聲造勢。在此之前,成立于去年初的品器鮮為人知。
此次造勢,馮侖上來就語出驚人,“希望品器大會開30年、50年,媲美已經開辦52年的紐約大學房地產資本市場年會。”
品器品器,品質容器。在馮侖看來,一座建筑就是一個容器。
品器六君子
懷著這樣一個尋找品質容器的愿景,馮侖去年初成立了品器,這是一家從事不動產投資的資管平臺,名曰北京品器管理咨詢有限公司(下稱“北京品器”),同時他還拉來了五位同道做創始合伙人。
這五個人分別是:前招行行長馬蔚華、鑫苑中國創始人張勇、御灃房地產創始人王謙、優博集團董事長單大偉,以及自己的老搭檔,御風資本CEO張冬冬。
其中,馮侖、單大偉、張勇各持股北京品器25%股權,剩余25%由一家名為上海鉑生建設的公司持有,該公司董事長即王謙。張冬冬此前出任品器不動產的CEO,后升為合伙人。馬蔚華未列席股東及高管名單,更多是個戰略顧問的角色。
都是業內揚名立萬的成功人士,都是與馮侖志同道合的企業家,這一陣容,像極了當年萬通六君子的配置。然而此次他們定的企業目標卻不再是傳統的地產開發。
馮侖堅信房地產后開發時代已經到來,因此要開啟資產管理與運營。為此,他有意與傳統地產開發切割。
在介紹品器不動產大會與以往不同時,馮侖特別提到,不會邀請任何傳統的開發企業,以后也不會有。會議也不會討論傳統開發商關注的問題,如土儲、銷售周轉、三道紅線......
而他特別指出的一個關注點,則是在科技領域。“后開發時代,圍繞著運營與資產管理展開,一定會依賴于科技的能力,如大數據、云計算、AI等”。
在六位創始合伙人之外,品器還設置了不同專業的合伙人,比如專門做寫字樓的,做醫療健康的,做工業地產的......分門別類,但取其精。在馮侖看來,資產管理是門精細的手藝活,需要在每個專業領域都非常精專。
更下一層樓
品器的企業愿景,是開啟不動產的后開發時代。
在這一愿景中,與傳統地產開發相關的系列模式已褪去蹤影,取而代之卻是五花八門的科技應用。馮侖對科技行業的重視,在北京品器的對外投資版圖中已有所呈現。
成立一年有余的北京品器,目前投資關系相對簡單。其名下投資子公司僅2家,分別為上海品器管理咨詢合伙企業(下稱“上海品器”),以及山西中安恒睿管理有限責任公司(下稱“中安恒睿”)。
上海品器成立于2020年6月,比北京品器略晚半年,其名下目前尚無對外投資。中安恒睿目前對外投資公司僅一家,名為太原中和瑞泰科技有限公司,不難看到,這正是一家科技行業公司。
科技改變生活,科技能為商業賦能。這也牽出了品器做資管運營的一個側重重點:提高坪效。對此,馮侖有別常規地用了“更下一層樓”一詞,來闡述他的觀點。
“開發時代拼高周轉,規模排首位;后開發時代則不要太在意規模,而要在意每平米的產出。”在他看來,后開發時代要往下看,往內看,看品質,看能力提升,看到已有的空間怎樣創造出更多價值。因此,他將其總結為“更下一層樓”。
馮侖舉到電商主播薇婭和SKP的例子。前者用電商直播方式,僅用3平米直播空間就能年創收300多億,超出傳統的一座10萬平量級購物中心,年營收10倍、20倍。
而SKP則在過去12年間,沒有增加面積的情況下,營收由11億躍升至177億元,空間價值超10倍提升。這兩者一個屬于新興的互聯網電商,一個屬于傳統的實體百貨,都是屬于就已有空間提升運營能力的成功案例。
“在地上的生意”
再過一個月,品器不動產論壇將在上海世博園揭開帷幕,馮侖邀請了包括泰康陳東升在內的一眾企業大佬,前來共赴這場不動產資管盛宴。
以往,馮侖發射衛星、搞太空基因庫,做事想法天馬行空。被問及因何從事這些超乎常人想象的活動時,他常以上帝、宗教領袖為例,前者為何非要心懷拯救世人的使命,難言個中原委。同樣地,自己不外是哪天自我發覺,也要身肩一些超乎尋常的使命。
有人將他與商界狂人牟其中進行類比,馮侖曾言自己不同于他,自己的生意都是在地上的,言下之意即做事始終耐心務實。
而今,做品器,做資管,做不動產后開發時代的拓局者,馮侖似乎回到了自己所言的“在地上的生意”。
對連續創業者馮侖而言,他曾是傳統地產開發時代的先行者,在地產界引領風騷近30年。耳順之年,他又能否重續當年輝煌,在后不動產開發時代綻放光芒呢?
問題的答案尚不得而知。不過引用他多年的助手、老搭檔張冬冬的一句話,或許更能幫助人們理解馮侖。
張冬冬曾說,成功的企業家精神,首先就是精益求精,追求完美;其次是做別人不敢做的夢想,做特別宏大的夢想;第三個就是堅持死磕實現。而這三點,巧的是,馮侖身上都有。(來源:見地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