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信中國董事長胡一平在接受采訪時,給出了他的建議:“可以通過‘城市輪動’來進行規避,有些城市以做規模為主,有些城市可以在做規模時兼顧利潤。關鍵在于,房地產公司要根據不同區域布置來進行平衡。”
如何優化房企盈利下滑現象
問:從今年上半年房企的業績表現來看,包括德信中國在內的眾多房企普遍存在增收不增利、凈利潤下滑較為嚴重的現象。在您看來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對于廣大房企來說,如何去優化這一現象?
胡一平:盈利能力下滑基本上已經變成我們這個行業的普遍現象。第一,可能和政策調控有關,第二,本身這個行業競爭也比較激烈。
那么作為企業的話,如何來避免這種情況?個人覺得,我們經常講的叫“城市輪動”,有些城市主要是以做規模為主,而有些城市可以在做規模的同時兼顧利潤。所以關鍵在于,一家公司要根據你的不同區域布置來進行平衡。
問:延續之前的問題,ROE是衡量公司估值重要指標之一。近一兩年來,房企ROE普遍存在下滑,且目前房企估值處于歷史較低水平。在您看來ROE的下滑,是否會再度反應到房企的股價表現上?您如何看待未來房企的估值走向?
胡一平:以前一般是營收高企業估值就會高,但未來是不一定的。就像凈資產回報率高,市場會給一個比較高的估值。以前ROE高,加杠桿起了很大作用,杠桿加高之后,ROE就高了。
但是“三道紅線”政策出臺以后,(房企)要想加杠桿是加不上去的,這時就要靠產品競爭力來說話了。當下在很多城市,不光要競低價,還要競品質,如果你品質好,市場價格比較高的話,相對來說,凈資產回報率也會升高。
商業、文旅是開發商較好的突破口
問:我們知道杭州有10宗“競品質”地塊到當天中午就截止報名了。但實際上,有9宗地報名是沒有達標的,所以它可能相當于流拍了,您怎么看待這個情況?
胡一平:其實“競品質”這個模式是好的,但有些系數上面,因為現在這個時間點,“競品質”的高要求對一般開發商是蠻不利的,它要求現房銷售。如果“競品質”地塊不用現房銷售,相對來說,參與的房企會更多一點,因為房企比較擔心未來的盈利空間,所以都不去參與競價了。
一般來說,現房銷售基本上要三年以后才能銷售,三年后,市場情況包括金融環境可能有所變化,所以大家的積極性會有所減弱。
所以這個事情,要從辯證上去看。雖然“競品質”在剛開始的階段,會有波折,但是從長遠來看,一定是勢在必行的。這也會倒逼企業更加重視產品品質和服務,為消費者提供美好的居所,也讓行業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。
問:現在行業內,商業算是比較風口性的發展方向。德信其實也從很早開始做“雙輪驅動”的事情。能不能分享下在之后的時間內,我們在商業領域有沒有什么新計劃?
胡一平:現在全國很多城市,不光在杭州,都推出了“限房價”、“競地價”。那么“限房價”、“競地價”以后,房地產行業在住宅這一塊,它的競爭太大,所以利潤非常有限。這個時候,作為一家房地產開發公司,需要尋找新的突破口,那么相對來說,產城商業和文旅的競爭較小,只要有好的產品、好的運營,這一塊對公司未來比較長遠的利潤率是非常有好處的。(來源:《紅周刊》)